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28|回复: 0

[文章] 解厄学

[复制链接]

2638

主题

584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版主

积分
10176
发表于 2025-1-17 18:48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晏殊(991―1055),字同叔,抚州临川(今抚州市)人,北宋著名词人。 历居要职,官至宰相。范仲淹、欧阳修、王安石等,均出其门下。晏殊才高学富,识见明决,深知治国本末,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,更通避祸解厄之学,因此生前身后,俱获显要殊荣。一生平安。
0 ]6 L  N, N) z& z- V/ D, {* s# q+ q* u) v4 S9 n, y
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,如何解厄脱困?北宋智者晏殊的《解厄学》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,它不仅立足于“解厄”,更关注致厄的根源。可以说,这是一部中国版的“人性的弱点”。他提出的“驭情为先,而后可驭人生”的观点,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现实意义。
' G) \, Q; p# t9 q& U1 `
8 T8 z. A3 x9 ?0 j# ]# V4 o原文
* j4 |" Q2 ~$ {9 s# a$ _0 B0 y+ H7 ~" Q+ }
藏锋卷一
& A- {# B3 r# N& |, K
5 ^" k# V% Q* g7 }" r0 y厄者,人之本也。锋者,厄之厉也。厄欲减,才莫显。上求贤,毕其功而志易。下求荣,成其事而意满。不知戒惕,上下难容也。仁者不逐其名,仁贵焉。明者不恋其位,明弃焉。勇者不争其锋,勇敛焉。生之惟艰,何足道哉?/ o7 U. k( R5 N) N6 V1 ]) ~
% F$ x; K) d& F% w* N" }
译文:困厄是人生固有的现象。吐露锋芒,是困厄加剧的原因。想要减少困厄,才学就不要轻易显摆。当权者招揽贤士,一待功成他们就会改变心态。地位低下的人求取富贵,目的达到了就容易骄傲气盛。不懂得戒忌和警惕,上司和下属就难容。仁德的人不务虚名,仁德才是最宝贵的。明智的人不会贪恋权位,真正的明智是懂得放弃。勇敢的人不会逞强斗狠,真正的勇敢是知道内敛。人们的生活都充满了艰辛,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?
$ \  C3 }1 Z& X7 q# ~4 |# d
; J+ a$ y7 ?: M+ Q典型案例:范蠡功成携美眷,陶朱隐逸在江湖!$ {) ]. o% O5 w( J5 I8 v6 F

; b/ S5 |8 C" l; f2 C, x) @3 N# x; _隐智卷二! l9 g- C1 p1 _. \, h. _2 x8 |4 ~

, v- ]; g" k/ ?+ ]  K; N* Y用智者利,弄智者弊。暗用无敌,彰显无功。不为己谋,君子之智也。莫使己亏,小人之奸也。不怨智寡,忠义失焉。上惟忠,能次之。下为实,术次之。不明其心,厄之难止。愚者言智,愚也。智者言智,祸也。
2 D, a' @0 _* ]
  x# e# Q) V& c% k' u) H4 L译文:活用智谋是有利的,玩弄智谋是有害的。暗中使用智谋方有成效,公开卖弄智谋就毫无作用了。不为自己谋划,这是君子的智慧。不使自己吃眼前亏,这是小人的狡黠。不要抱怨缺少智慧,要担忧忠义的丢失。上司都希望下属忠诚,能力才华还是次要的。做下属要注重诚心,权术还在其次。不明白其心理,困厄就难以停止。蠢笨的人炫耀智谋,这是愚蒙的行为。智慧的人纵论计谋,只能给自己招祸。
; J+ b. S: D6 @& z6 [8 e9 L; M1 }/ |$ g% N' n" y) R. F
典型案例:雍正查办年羹尧,能将一时功过消。( W& D; y  N; _- T6 b- B. I& M

: e: B6 e2 X) ], Z0 M! |戒欲卷三
. k6 Q2 |' g* }
# r/ R! J; k4 U: Q欲大无根,心宽无恨。好之莫极,强之有咎。君子修身,避祸也。小人无忌,授首也。一念之失,死生之别也。治贪以严,莫以宽。惩淫以辱,莫以隐。伐恶以尽,莫以慈。制欲求于德,务求于诫。悟者畅达,迷者困矣。
9 X: q! H+ p, s' g
6 z) V2 c9 e( J3 \# ]译文:欲望强烈的人不能立根,心地宽广的人不会怨恨。喜欢什么不要过度,强求什么定要招灾。君子修身养性,是为了躲避祸根。小人无所顾忌,是自寻死路。一个念头的失误,就会造成生死之别。整治贪欲要严苛,不要宽容放纵。惩戒淫欲,要使其受辱,不要加以隐讳。祛除恶欲要斩草除根,不要滥施仁慈。制服欲望要求助于修德,务必诫勉牢记。颖悟的人顺畅通达,迷惑的人困厄多难。
# p; I& r+ ~" @( \8 J  v  R1 X6 F5 @( ^) j4 [
典型案例:纵有江山在我手,难逃海陵放荡君。2 d) `, i5 A# b9 [5 q2 Q0 O3 u

4 Q# v" X4 C2 g省身卷四4 D8 O. n) }0 l' g
$ j4 J) u6 s6 A1 C5 b8 c
自知者弗窘也,识世者无求也。人有异,命不同焉。物有别,哀相近焉。待己如人,大计不失。智不及事,非察莫中。人心多易,非思难度。俗不堪亲,非礼无存。忧身者无邪,正而久焉。忧心者无疚,宁而吉焉。
/ C% w% I- F) F* v2 B4 O  H: n1 }+ V& W. h9 Y4 m
译文:自知的人不会身陷窘境,看透世事的人是不会奢求。人有等差,命运各异。物有区别,情态相近。对待自己像对待他人一样,大体不会失误。智谋往往赶不上事情变化,不深入观察就无法正确把握。人心容易发生改变,不深入思考就难以揣测。对俗人不可以过于亲昵,不严守礼法就难以共处。常怀惕励的人没有邪念,遵循正道,相安长久。担忧良心有失的人没有愧疚,心灵安宁,永处吉祥。
+ ^: X( c6 O' `0 B  I  o$ o$ [! g3 k- G
典型案例:能知时务急流退,文正曾公字国藩。7 c9 K( \- b, v+ _# g0 l6 R
" i: T2 ?3 W1 {9 K
求实卷五
" y3 {3 x9 l* h* u. k) ^/ E) z4 g$ B: [
致远者实,近利者虚。众趋者慎,己悦者进。不拘于书,则不失于本。不求于全,则不损于实。人无贱者,惟自弃也。大智无诈,顺乎天也。小智无德,背乎情也。识察勿忧,忧弗学也。苦劳而少获,非实之过也。闲逸而多得,乃实之旨焉。
$ [% S! ]7 |2 H# G2 b. X
- k$ w8 W5 s. C0 c2 _# E# r译文:目光长远的人务实,谋取近利的人虚浮。对众人追捧的事要慎重,对自己喜欢的事要敢为。不拘泥于书本知识,就不会偏离事物的实际。不追求完美无缺,就不会被蒙蔽事实。人没有注定是卑贱的,除非自暴自弃。大的智谋没有伪诈,因它顺应规律天理。小的智计不讲仁德,因它违背事理人情。不忧虑欠缺识见和洞察力,当忧思不用心学习进步。辛苦劳累却少有收获,这不是求实的过错。清闲安逸却多有所得,这才是求实的本意。
9 }  w0 J/ U/ ?; V
: h+ @: `: ^- S) i. b% r% Q$ x典型案例:唯才是举拿来用,乱世曹操有大能。! q! H, F4 f/ a! [
" G" i. G1 ?3 C5 S1 g
慎言卷六9 k4 B+ u' y3 E; v
2 m# `+ W3 V. p
言之祸,无论优劣也。语之弊,由人取舍也。君子不道虚言,实则逆耳。小人不表真心,伪则障目。见言见志,其行亦断也。贵者宜谦不宜傲。卑者宜恭不宜放。人无信,则言勿听。不知机而无泄,大安也。不避亲而密疏,大患也。
+ R' R8 e# k& ^& N2 }0 M5 o( i$ o( q! ?# n' U: {# j  M1 \7 ^
译文:言论可以肇祸,好话与坏话都可以导致恶果。言论能给人带来害处,全在人取舍。君子不说诳言,说实话又容易让人听起来感觉不舒服。小人不表露真心,伪装得常让人看不清真面目。听其言可知其心志,其行为也就可以判断了。富贵之人应该自谦,不要自傲。卑微的人应该恭顺,不要狂傲。一个人如果失去信任,那么他的话别人就会听不进。不知晓机密就不会泄露,这是切切的安全。不回避亲属谈论而使秘密泄露,将是大大的祸患。, Q; _5 S) I0 n
2 Z0 J# p# d1 K. K/ B
典型案例:三国乱世烽烟起,皆因伏完事不机。
  H* V6 S! g" A3 V1 j) m, {2 B0 A2 a# u  R
节情卷七
$ S6 B, V* x; H0 a1 S+ X0 v5 l6 u' Q& c" b% N. t
知书而后忘情焉,抑性而后正身焉。纵亲见私,不容也。纵友见拙,不智也。纵怜见稚,不厚也。天怒成灾,人怒成害。君子戒悲,小人戒忧。不舍之情,羁身也。幸不恃色,荣定其品也。义不恃媚,信定其谐也。
+ X9 k' S5 ]/ u: O. Z: M+ G; C+ A; A% W2 q
译文:知书达理后就不会为情感所左右,抑制天性后才能立身行正。庇佑亲情就会暴露私心,将招来不容。放纵友情就会显现愚拙,是不明不智。滥施同情就会显得幼稚,并非忠厚本意。上天愤怒就会施加灾难,人们愤怒就会制造伤害。君子戒忌慈悲,小人戒忌忧思。不肯割舍的情感,束缚着人的身心。受宠幸不能全仗容颜,从承受尊荣可看出人品。有情义不能倚仗谄媚,忠信可以维持和谐。
; O/ E: X# p8 T9 ^5 V* P6 C
  n6 c! h2 Y- e+ U典型案例:须知卢杞身边坐,当令亲人悉避之。
/ }. h8 B( W8 f- n  A
2 N- ]8 l7 w" b; s) o向善卷八
; H, ?. r: k, R5 k. a  w0 A; e* B& u; _
吉有其因,福有其源。天佑善者,其心悟焉。言善未必善,观其行也。言恶未必恶,审其心也。名勿信,实勿怠。君子亦怨,不误其事。小人亦友,不辍其争。利可求,道可守。恶惑愚不惑智也。善贵诚不贵法也。
% r, U$ H) V# K. o% H8 V6 j& s. N
. R$ i5 q8 Z+ f  L8 `" D# ^译文:吉祥有因,幸福有源。上天保佑忠善者,因其领悟了处善之道。语言善意者未必尽善,要观察他的行为。话语粗犷者未必凶恶,要审视他的内心。虚名头不要轻易求取,务实心不可丝毫松懈。君子也会有抱怨,但不会耽误正事。小人也会有朋友,但不会停止争夺。利益可以求取,道义必须坚守。恶念能迷惑愚人,不能迷惑智者。善良重在真诚,不在乎方法。5 S; y9 y  T$ Q& E5 X2 `" O
' r  o0 y: _3 r& _1 [- @
典型案例:曾有奇人名冯道,为相四朝事十君。5 F; V+ b, B0 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存档|手机版|日常生活

© 2021-2025 THEDAILYLIVES.COM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